摘要: 生态美学从聚焦人与自然的美学关系出发, 将审美的视野既投向自然事物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折射, 又关注大自然作为地球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独立的生态和谐美图景。这两种审美取向,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都有不同的体现, 值得挖掘和开发。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系统; 价值
20 世纪60 年代, 伴随着全球性的环境运动, 环境科学应运而生[ 1] ; 生态科学从传统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经验科学( 森林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 , 大踏步地走向包括人类在内的一般理论生态学[2] ( P45) ; 20 世纪80 年代末, 西方环境伦理学得到迅速发展,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成为西方环境伦理的学术新思潮[ 3] 。这些科学和哲学的新发展都极大地催生或促进了人们关于环境哲学和生态美学的思考和学术研究。一度被人遗忘的美国19 世纪兴起的荒野文学运动, 又开始卷土重来。回归自然、敬畏自然的哲学和美学, 成为20 世纪到21 世纪转折之交世界美学学术生长的新思潮、新方向。
尽管生态美学作为一个学科, 不免太过年轻, 其学理定位还不十分清晰, 关于生态美学的内涵也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看法和观点, 但其间至少有一些共识: 首先, 生态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科学。即它的思想方法离不开生态科学与美学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一点与人际关系的美学相区别。其次,生态美的实现或发现的“主体”, 不是物而是人。由此, 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与自身心灵美的提升,都是通过大自然美的中介实现。这种审美机制是属于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折射论”,大自然客观的美也就只有工具价值, 而没有美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和固有价值( inherent worth) 。这是一种传统的人类中心的自然美学。
生态美学有没有可能超出人类中心主义折射论的立场? 笔者认为, 有。因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整体论方法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和权利学说为依据, 通过体验、感受、领悟, 可以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 而且更为有意义的是, 也可以发现大自然结构内部物种多样性造就的和谐完美的大自然图景。这种审视和研究已不再把人作为中心和主体,而是将人类看作地球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 置身于大自然中, 发现人的自然美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美中的价值, 以及反思地球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自然和谐关系, 揭示地球生态整体生态美的破缺和人类的责任和义务,提升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对生态美学的理解似乎是一种在自然中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在人类中实现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
这个生态美学的视角是一种新方式, 其创新点有三点: 一是美的主体从仅仅是人扩展到地球大自然。地球母亲生养万物,创造万物, 也创造美, 有她设计的唯美蓝图, 正如康芒纳所说“自然界最懂自然”[ 4] ( P32- 33) 。二是对地球大自然的审美需要人类作为代言人, 人类是大自然的审美主体。 “大自然有大美而不言”[ 5] ( P353) 。三是地球大自然的原创美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论” 的美相冲突, 其结果是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即出现生态危机。盖娅假说[ 6] ( P416) 表明, 如果人类不尊重大自然的原创美,一意孤行, 那么地球母亲就会对不孝之子实行惩戒, 人类可能在地球上“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这种生态美学立场是一种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 我们称作生态美学的地球 “生态系统论”方法。这与中国古代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信念上融合: 天称父, 地称母, 生六子, 人类和万事万物都不离其中。
在对生态美学学理作用的研究上, 我们关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美学立场和方法, 但并不否定提升人的生态唯美境界的人与自然“折射论”的生态美学观点。事实上, 地球 生态系统论!的方法, 包容“折射论”方法,可以把“折射论”视为 生态系统论!的人类唯美特例, 这似乎如同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牛顿力学是特例一样。
有学者认为“生态美学是运用现代思维方式激活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形态”[7] 。那么, 如何以“折射论”和“生态系统论”( “天人合一”) 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发现和梳理古人的生态美学思想, 为今天所用, 本文试图做一个尝试: 拟从上述两个方面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即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实现生态美学对传统美学的学术超越, 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
一、物我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生命体验的相依互渗
首先让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学中去寻找行迹。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和评论中, 意境!是一个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语汇, 它把境与人、景与人的思想情感的契合及其表现的结果视为衡量文艺作品高下的最重要尺度。在抒写自然与人主题的篇章中,将自然与人视为统一体, 彰显其和谐共生、心灵相通的范例比比皆是, 而达到物我同一、情景( 境) 同一境界的作品则被视为佳作, 流传千古。我们不妨从几个个案的分析中, 去领略远古时代物我相融的美好境界,为实现今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美寻求路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鲁迅先生称之为 文学的自觉时代!。王朝的频繁更迭, 社会的剧烈动荡、变迁,催生了各种思想和文化,而文学家的心灵自由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境地。 魏晋风流! 之所以被后人重视, 被文人效法, 恐怕其本质恰恰在于名士们努力挣脱几百年来儒家居于正统地位加于所有知识分子身上的载道! 责任和积极入世的功利思想等种种束缚, 首次从生命的个体向往、体验和真挚性情出发,彰显出人性的来自于自然的本真状态,实现知识分子作为“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这种追求自然、率真、超脱的特征被后人冠之以名士风度!。在当时, 那些不懂得欣赏自然、流连风景之美的文人是要受人嗤笑的。陶渊明, 作为其时杰出的代表诗人,不仅以自己 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回归田园后的躬耕甚至乞食行为, 更以自己的创作向后人真实描画了人向自然的回归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的生态艺术图景。在《归园田居》( 一) 中, 陶氏在直抒自己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的自然之子情怀之后, 为我们描摹了自己归园田居的生活图景。他在著名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过去, 我们多从政治、社会的角度鉴赏此文, 认为陶氏借对理想社会的描绘, 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今天,当我们从作品本身出发去重新品评时, 我们却不难发现其中揭示的自然给予人的心灵的抚慰和修复意韵。
大自然, 在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眼中, 不仅是人生存的家园, 它还是有生命的, 有理性的, 有智慧的, 人们能够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美的陶冶, 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映衬以至提升。孔子从“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8] ( P97) 的自然现象中激发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 苏轼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9] 的景物变化中, 悟出君子的高洁品格, 愈在艰难困厄时越显其光彩和魅力。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记述了自己游历西山时的见闻和感悟。当作者登临西山之巅环望四周“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时,他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感觉自己的精神与天地之气一同遨游, 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于是作者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被迫害而产生的精神苦闷得以释放和解脱。他从西山卓然独立的傲岸形象中找到了心灵的感应和共振。在这里,西山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存在, 它的卓然形象与作家的心灵之美产生了共鸣, 使作家的心灵得到净化。苏轼作为一代文豪, 则从庐山胜景中感悟出人的观察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所受制约性; 从赤壁的清风明月中印证了自然永恒、人生有限的忧患, 感悟到了 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9] ( 272) 的辩证存在,从而为自己虽屡经坎坷磨难却始终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找到了凭依。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文化人从自然中不断汲取着甘露, 这丰富的滋养使中国的文化和文化人与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天然的剪不断的血肉联系。于是, 松、梅、菊、竹等被赋予了高洁不俗的品格。于是有关于郑板桥画竹,人品亦如其竹的美谈。竹的风姿绰约而又凛然难犯与郑燮才华横溢而又桀骜不驯、怪诞不流于世俗的做人风范, 可谓相映成趣。庄子梦蝶难辨自身是蝶是人, 他还自信自己深谙鲦鱼之乐,那是因为庄子已进入常人难以理解和达到的人与自然心灵相通的境界, 他的心灵自由、广大到与自然同驻同在。
总而言之, 当人( 不管他是普通人还是作家、艺术家) 摆脱了生存的困扰( 哪怕只是暂时的) , 真正把自我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 带着他( 她) 作为独特个体的生命特征和认识、情感去融身于自然的时候, 便会从自然中发现和体验到其他事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构成因素的美好之处,并进而受到感动、感染, 激发出生命中的灵性, 在与自然的交融、交流中或得到身心的愉悦, 或得到精神的自由, 或得到人生的启示,或得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以此来反观我们人类社会的种种不足。而如前所述这种发自于人的个体的情感与认识,达到自然而又最终折射回人自身的生态审美过程, 又是极其个性化的, 这种个性化不仅因为自然的变动不居、姿态万千, 还由于审美主体的个性生命特征及体验的千差万别和不断变化。而正基于此,地球生态系统才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生态美学也才有了无限广阔的研究领域。
二、我生故我在: 大自然作为生态系统存在的内在价值之美透视
生态审美研究展开的第二个维度是: 我们在发现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时,首先要注重大自然并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独立具有的生态美学价值; 其次, 要研究、发现各物种间、物种与其环境间的和谐关系;第三, 发现物种和生命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生存图景及内在本质的美。同时也要给人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找到合理的定位, 发现大自然中的人类自我,欣赏融于自然的人类生存之美。
大自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虽然有一部分成为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世界, 而它的存在价值却绝非仅仅如此。这个生生不息、庞大而又严密得令人难以想象的生态系统,它的历史极其漫长, 而人类的产生在地球的历史中只是暂短的一瞬。其间存在和生长的万事万物, 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内在价值, 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 共同支撑着生态系统的健全。从此意义上讲,其他生物和人同样具有生存的权利。人, 作为自然的创造物, 尽管它是目前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发达的、有着极高精神创造力的生物, 但是它却不可能完全独立或脱离自然而存在。换言之,人的存在必须以地球生态环境的存在为前提, 这既是生态学向我们揭示的整体性理论, 又是人类千百万年进化的一个明证。
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从物种间的依存关系和生态整体论的视角出发, 从强调各物种或事物在系统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合理性) 出发, 认为大自然整体是完美的[10] , 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美的,并认为发现这种美的方法是将其放在它的生存系统中,并可以一再扩大其生态圈, 来为其存在之美找到合理的背景和根据。
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审美毕竟不同于科学, 虽然审美的主体仍然是人, 如果离开了这一基本前提,任何讨论都将无以附着。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智慧的头脑、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感觉、知觉以及缜密的思维能力。生态美学的确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是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的重要延伸, 而同时, 生态美学的产生又毕竟是美学自身发展变化的现实结果, 其审美的内在机理确实不同于科学的方法论。我们不能因为在系统中有存在价值就机械地认为万事万物均具有审美价值,因为生态审美是人类在经过了农业文明的漫长历史, 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300 年的文明裂变, 人类的审美由天地人相谐到以人类为中心的征服自然而到今天的生态哲学的视野,也就是说, 能够重新发现和品评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和人作为自然之子的独特之美。 “要能感受这种审美价值, 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将它从实用价值及生命支撑价值区分开”[ 11] , 正像亚里斯多德所言: 艺术家创造出一事物的艺术形象, 不是忠于该事物的历史,而是忠于它的诗; 而一事物的历史是由它的诗指导的。[ 11]
我们说生态美学要发现和研究大自然的和谐图景, 这并非是研究者的功利目的和心血来潮。从其研究的内在根据讲, 大自然本身即是和谐的: 广阔的空间供鸟类飞翔, 供高大植物伸展它的枝桠; 无际的海洋有数不尽的海洋生物生长、繁衍; 广袤的土地上, 绿草丰沛、森林如盖, 人和动物在其间生息、进化。也就是说, 大自然本身即是一个和谐美的统一体。要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生态审美的精华,作为今日生态美学的研究资源, 必须首先去寻找和发现古人的美学智慧所在及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动力。《易传》有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对中国过去的民族精神曾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透过儒家励志和修养的直观意义, 在古人对自然及自身最早的体认中,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宇宙、地球及人类三者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时所闪现出的睿智: 日月星辰的运动永不停息, 大地形不顺而势顺, 可以包容和养育万物。而天地间的人, 是大自然的创造物, 应效法天的强健向上,永不停止努力; 学习大地的宽厚包容, 修德育智。孔子曾说: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8] 。儒家虽然习惯于以自然山水来揭示某种道德品格的意义, 但其间也包含着自然审美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便是重和谐: 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中华民族从未把自然视为自己的征服对象和敌对力量。而是强调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文学艺术更是将自然视为自己创作和灵感的源泉,古人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的说法便是佐证。而且, 中国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无一不是饱览名山大川并善于领略自然和谐之美的人,我们不妨略举一二来印证一下。
盛唐气象透过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可见一斑, 而诗人的审美情趣则带给我们许多遐想的空间。王维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深悟佛法, 其山水诗的境界可谓高妙,其间展现的自然生态图景又至美至纯。无论是《石滩》和《田园乐》中的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与傍水而居的人家, 彼此相映相衬的和谐美好, 红桃、绿柳、落花、啼莺、家童的生趣盎然; 还是《竹里馆》和《鸟鸣涧》中月照深林, 幽竹万杆, 春山空蒙, 月惊山鸟, 鸟鸣谷幽, 景色的空明澄净, 人的安闲自得、尘虑皆空。总之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相互映衬。人的志趣、性情与自然景物的格调是如此协调, 人之美与自然之美虽各具特色, 在精神气质上却贯通一致。李白的浪漫精神气质和风格,相当大程度上体现在他对自然的景仰、热爱和表现上,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自然造化的叹服; 亦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人与大自然的默契和交流。其实, 杜甫、苏轼、欧阳修等等皆无例外地尊崇自然, 把人和自然看成统一体。
我们还可以中国的建筑和绘画艺术为例。中国建筑, 无论是民居还是园林艺术, 都不忘师法自然及其表现与环境的和谐: 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湘西的吊角楼……无一不是凭依自然环境而又蕴含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中国的园林艺术, 强调“造园”, 即造境。造园者要透过自已的智慧, 使小园同生烟万象、大化生机联系起来, 把自然的美浓缩其间。于是便有“片山多致”、 “才石生情” 的说法和效果。总之, 人工美来自于自然美。中国的国画尤其是山水画, 在展现大自然的生机和生态和谐之美上更为直观和动人。观宋代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你会看到巨幅画卷中山重水复,间以竹林乔木, 楼观屋宇, 山庄茅舍及骡纲行旅等人物活动。满目金黄中点缀青瓦白墙和苍松石径, 茅舍、楼观、旅人, 对比高大、连绵的山峦, 显得极为渺小, 却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观画之时,你会觉得满目秋色的壮观和遒劲, 你会觉得大自然的博大而秀美。在这里没有主宰, 没有征服, 但却有理可循, 有道可循, 一切井然。石涛是清初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观其山水画,常会令你激动不已。自然( 尤其是山) 的磅礴气势, 自然的美不胜收充溢在尺幅之间。《雪景山水图》中云天、山色、白雪、林木以及茅屋,疏密有致, 作者丘壑存胸, 他笔下的自然亦呈现出勃勃生机。清代沈铨的《蜂猴图》则极尽自然生趣之妙, 画面中无论是郁郁葱葱的草木, 还是潺潺流动的溪水, 活泼可爱的蜂猴,都是大自然的“生之力”的再现和生态和谐的美景, 让人怦然心动。在这里,生命的多姿多彩、生意盎然中蕴涵着画家作为自然之子的欣愉和感佩。
三、走向明天: 生态审美任重而道远
生态审美作为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的统一, 既要关注人与自然的现实存在, 又要超越自然的本性,再现审美主体的文化创造品质。即首先将人类自身的存在视为生命的存在,并且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生命存在, 以自然属性作为生命的根基, 同时又不断激发和提升作为人的精神文化品性,既要在审美的历炼中不断消除本能欲望性的存在,以及由此造成的精神、心灵的负面影响; 同时又要在人与自然的共生中不断感悟自然万物的情致, 发现其他生命形式的快乐体验, 形成对自然生命的 折射性!和身居 生态系统性!的感悟和激励。
R·卡逊说: “我们必须与其他动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 ……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 它们所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 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 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 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有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 12] 将卡逊半个世纪前的话引申开来,我们面临的是与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之间的协调。生态美学的思想蔚然成潮,不能不说与当下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有关, 而生态审美又必须不囿于这种环境功利性, 实现审美的超越, 因而任重而道远。生态美学研究的向前推进, 离不开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学科的进步; 有赖于生态文学、生态艺术等诸种意识形态的转向和进步; 更有赖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当我们懂得尊重生命( 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命) , 懂得尊重自然( 出于自觉而非强迫) 的时候, 生态美学前进的步履, 将会坚实而有力得多。在上述转变中,中外文化传统当然是重要的可资借鉴的对象,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和谐、稳固, 强调秩序, 讲求形神统一等特征, 无疑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有益的经验。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 古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得以更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原生态的美。当今天的许多孩子已不知道什么是蓝天白云、鱼翔浅底的时候, 古人却能在自然美的怀抱中体验和发现。但是这并非说今天的审美应完全回到那个时代( 事实上也不可能) , 而是说当我们经历了人类将自己作为自然的主人和征服者,来对自然和自身进行审美的历程之后, 我们今天站在了更高的历史基点上来看待自身和大自然的美学价值: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也便是尊重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 1] 叶平. 全球环境运动的历史考察[ J] . 国外社会科学, 1999, (6) .
[ 2] 余谋昌, 王耀先. 环境伦理学[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3] [ 美] 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M] . 刘耳, 叶平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 4] [ 美] 巴里, 康芒纳. 封闭的循环: 自然、人和技术[ M] . 候文惠译.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 5] 章海荣. 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6] 叶平. 回归自然: 新世纪的生态伦理[M] .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 7] 韩德信. 当代中国美学: 走向生态美学[ J]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8] 孔子. 论语%子罕[M] .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
[ 9] 苏轼. 前赤壁赋[A] . 吴楚才, 吴凋. 古文观止[ M] . 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2.
[ 10] 彭锋. 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11] [ 美]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M] . 刘耳,吕瑞兰译.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 12] [ 美] 蕾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M] . 李玉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Exploring Two aesthetic tropisms of the Eco- Aesthetics in term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Ecological aesthetic, starting from the focusing on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ims the aesthetic vision at either the reflection of nature of man’s spiritual world, or at the concern with ecological harmonious structur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of the Earth as an independent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 Earth. The two tropism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two different embodi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worth of researching and explor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aesthetic ecological ethics; eco- system; value
青少儿人文美育方案
从中国古代文化探索生态美学的两种审美取向
摘要: 生态美学从聚焦人与自然的美学关系出发, 将审美的视野既投向自然事物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折射, 又关注大自然作为地球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独立的生态和谐美图景。这两种审美取向,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都有不同的体现, 值得挖掘和开发。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系统; 价值
20 世纪60 年代, 伴随着全球性的环境运动, 环境科学应运而生[ 1] ; 生态科学从传统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经验科学( 森林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 , 大踏步地走向包括人类在内的一般理论生态学[2] ( P45) ; 20 世纪80 年代末, 西方环境伦理学得到迅速发展,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成为西方环境伦理的学术新思潮[ 3] 。这些科学和哲学的新发展都极大地催生或促进了人们关于环境哲学和生态美学的思考和学术研究。一度被人遗忘的美国19 世纪兴起的荒野文学运动, 又开始卷土重来。回归自然、敬畏自然的哲学和美学, 成为20 世纪到21 世纪转折之交世界美学学术生长的新思潮、新方向。
尽管生态美学作为一个学科, 不免太过年轻, 其学理定位还不十分清晰, 关于生态美学的内涵也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看法和观点, 但其间至少有一些共识: 首先, 生态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科学。即它的思想方法离不开生态科学与美学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一点与人际关系的美学相区别。其次,生态美的实现或发现的“主体”, 不是物而是人。由此, 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与自身心灵美的提升,都是通过大自然美的中介实现。这种审美机制是属于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折射论”,大自然客观的美也就只有工具价值, 而没有美的内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和固有价值( inherent worth) 。这是一种传统的人类中心的自然美学。
生态美学有没有可能超出人类中心主义折射论的立场? 笔者认为, 有。因为生态美学是以生态学整体论方法为基础,以生态伦理学的自然价值和权利学说为依据, 通过体验、感受、领悟, 可以发现大自然对人的唯美意义, 而且更为有意义的是, 也可以发现大自然结构内部物种多样性造就的和谐完美的大自然图景。这种审视和研究已不再把人作为中心和主体,而是将人类看作地球这个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 置身于大自然中, 发现人的自然美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美中的价值, 以及反思地球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自然和谐关系, 揭示地球生态整体生态美的破缺和人类的责任和义务,提升人与自然唯美关系的层次和境界。这种对生态美学的理解似乎是一种在自然中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和在人类中实现了的“自然主义”的统一。
这个生态美学的视角是一种新方式, 其创新点有三点: 一是美的主体从仅仅是人扩展到地球大自然。地球母亲生养万物,创造万物, 也创造美, 有她设计的唯美蓝图, 正如康芒纳所说“自然界最懂自然”[ 4] ( P32- 33) 。二是对地球大自然的审美需要人类作为代言人, 人类是大自然的审美主体。 “大自然有大美而不言”[ 5] ( P353) 。三是地球大自然的原创美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征服论” 的美相冲突, 其结果是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即出现生态危机。盖娅假说[ 6] ( P416) 表明, 如果人类不尊重大自然的原创美,一意孤行, 那么地球母亲就会对不孝之子实行惩戒, 人类可能在地球上“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这种生态美学立场是一种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 我们称作生态美学的地球 “生态系统论”方法。这与中国古代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信念上融合: 天称父, 地称母, 生六子, 人类和万事万物都不离其中。
在对生态美学学理作用的研究上, 我们关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美学立场和方法, 但并不否定提升人的生态唯美境界的人与自然“折射论”的生态美学观点。事实上, 地球 生态系统论!的方法, 包容“折射论”方法,可以把“折射论”视为 生态系统论!的人类唯美特例, 这似乎如同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牛顿力学是特例一样。
有学者认为“生态美学是运用现代思维方式激活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形态”[7] 。那么, 如何以“折射论”和“生态系统论”( “天人合一”) 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发现和梳理古人的生态美学思想, 为今天所用, 本文试图做一个尝试: 拟从上述两个方面来透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即从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实现生态美学对传统美学的学术超越, 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抛砖引玉。
一、物我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生命体验的相依互渗
首先让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学中去寻找行迹。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和评论中, 意境!是一个极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语汇, 它把境与人、景与人的思想情感的契合及其表现的结果视为衡量文艺作品高下的最重要尺度。在抒写自然与人主题的篇章中,将自然与人视为统一体, 彰显其和谐共生、心灵相通的范例比比皆是, 而达到物我同一、情景( 境) 同一境界的作品则被视为佳作, 流传千古。我们不妨从几个个案的分析中, 去领略远古时代物我相融的美好境界,为实现今日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美寻求路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鲁迅先生称之为 文学的自觉时代!。王朝的频繁更迭, 社会的剧烈动荡、变迁,催生了各种思想和文化,而文学家的心灵自由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境地。 魏晋风流! 之所以被后人重视, 被文人效法, 恐怕其本质恰恰在于名士们努力挣脱几百年来儒家居于正统地位加于所有知识分子身上的载道! 责任和积极入世的功利思想等种种束缚, 首次从生命的个体向往、体验和真挚性情出发,彰显出人性的来自于自然的本真状态,实现知识分子作为“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这种追求自然、率真、超脱的特征被后人冠之以名士风度!。在当时, 那些不懂得欣赏自然、流连风景之美的文人是要受人嗤笑的。陶渊明, 作为其时杰出的代表诗人,不仅以自己 不为五斗米折腰!和回归田园后的躬耕甚至乞食行为, 更以自己的创作向后人真实描画了人向自然的回归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的生态艺术图景。在《归园田居》( 一) 中, 陶氏在直抒自己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的自然之子情怀之后, 为我们描摹了自己归园田居的生活图景。他在著名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过去, 我们多从政治、社会的角度鉴赏此文, 认为陶氏借对理想社会的描绘, 抒发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今天,当我们从作品本身出发去重新品评时, 我们却不难发现其中揭示的自然给予人的心灵的抚慰和修复意韵。
大自然, 在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眼中, 不仅是人生存的家园, 它还是有生命的, 有理性的, 有智慧的, 人们能够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美的陶冶, 得到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映衬以至提升。孔子从“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8] ( P97) 的自然现象中激发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 苏轼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9] 的景物变化中, 悟出君子的高洁品格, 愈在艰难困厄时越显其光彩和魅力。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记述了自己游历西山时的见闻和感悟。当作者登临西山之巅环望四周“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时,他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感觉自己的精神与天地之气一同遨游, 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于是作者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被迫害而产生的精神苦闷得以释放和解脱。他从西山卓然独立的傲岸形象中找到了心灵的感应和共振。在这里,西山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存在, 它的卓然形象与作家的心灵之美产生了共鸣, 使作家的心灵得到净化。苏轼作为一代文豪, 则从庐山胜景中感悟出人的观察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所受制约性; 从赤壁的清风明月中印证了自然永恒、人生有限的忧患, 感悟到了 盖将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9] ( 272) 的辩证存在,从而为自己虽屡经坎坷磨难却始终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找到了凭依。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文化人从自然中不断汲取着甘露, 这丰富的滋养使中国的文化和文化人与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有着天然的剪不断的血肉联系。于是, 松、梅、菊、竹等被赋予了高洁不俗的品格。于是有关于郑板桥画竹,人品亦如其竹的美谈。竹的风姿绰约而又凛然难犯与郑燮才华横溢而又桀骜不驯、怪诞不流于世俗的做人风范, 可谓相映成趣。庄子梦蝶难辨自身是蝶是人, 他还自信自己深谙鲦鱼之乐,那是因为庄子已进入常人难以理解和达到的人与自然心灵相通的境界, 他的心灵自由、广大到与自然同驻同在。
总而言之, 当人( 不管他是普通人还是作家、艺术家) 摆脱了生存的困扰( 哪怕只是暂时的) , 真正把自我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 带着他( 她) 作为独特个体的生命特征和认识、情感去融身于自然的时候, 便会从自然中发现和体验到其他事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构成因素的美好之处,并进而受到感动、感染, 激发出生命中的灵性, 在与自然的交融、交流中或得到身心的愉悦, 或得到精神的自由, 或得到人生的启示,或得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 以此来反观我们人类社会的种种不足。而如前所述这种发自于人的个体的情感与认识,达到自然而又最终折射回人自身的生态审美过程, 又是极其个性化的, 这种个性化不仅因为自然的变动不居、姿态万千, 还由于审美主体的个性生命特征及体验的千差万别和不断变化。而正基于此,地球生态系统才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生态美学也才有了无限广阔的研究领域。
二、我生故我在: 大自然作为生态系统存在的内在价值之美透视
生态审美研究展开的第二个维度是: 我们在发现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时,首先要注重大自然并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独立具有的生态美学价值; 其次, 要研究、发现各物种间、物种与其环境间的和谐关系;第三, 发现物种和生命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生存图景及内在本质的美。同时也要给人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找到合理的定位, 发现大自然中的人类自我,欣赏融于自然的人类生存之美。
大自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虽然有一部分成为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世界, 而它的存在价值却绝非仅仅如此。这个生生不息、庞大而又严密得令人难以想象的生态系统,它的历史极其漫长, 而人类的产生在地球的历史中只是暂短的一瞬。其间存在和生长的万事万物, 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内在价值, 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 共同支撑着生态系统的健全。从此意义上讲,其他生物和人同样具有生存的权利。人, 作为自然的创造物, 尽管它是目前这个生态系统中最发达的、有着极高精神创造力的生物, 但是它却不可能完全独立或脱离自然而存在。换言之,人的存在必须以地球生态环境的存在为前提, 这既是生态学向我们揭示的整体性理论, 又是人类千百万年进化的一个明证。
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从物种间的依存关系和生态整体论的视角出发, 从强调各物种或事物在系统中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合理性) 出发, 认为大自然整体是完美的[10] , 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美的,并认为发现这种美的方法是将其放在它的生存系统中,并可以一再扩大其生态圈, 来为其存在之美找到合理的背景和根据。
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审美毕竟不同于科学, 虽然审美的主体仍然是人, 如果离开了这一基本前提,任何讨论都将无以附着。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智慧的头脑、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感觉、知觉以及缜密的思维能力。生态美学的确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是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的重要延伸, 而同时, 生态美学的产生又毕竟是美学自身发展变化的现实结果, 其审美的内在机理确实不同于科学的方法论。我们不能因为在系统中有存在价值就机械地认为万事万物均具有审美价值,因为生态审美是人类在经过了农业文明的漫长历史, 经历了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300 年的文明裂变, 人类的审美由天地人相谐到以人类为中心的征服自然而到今天的生态哲学的视野,也就是说, 能够重新发现和品评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和人作为自然之子的独特之美。 “要能感受这种审美价值, 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将它从实用价值及生命支撑价值区分开”[ 11] , 正像亚里斯多德所言: 艺术家创造出一事物的艺术形象, 不是忠于该事物的历史,而是忠于它的诗; 而一事物的历史是由它的诗指导的。[ 11]
我们说生态美学要发现和研究大自然的和谐图景, 这并非是研究者的功利目的和心血来潮。从其研究的内在根据讲, 大自然本身即是和谐的: 广阔的空间供鸟类飞翔, 供高大植物伸展它的枝桠; 无际的海洋有数不尽的海洋生物生长、繁衍; 广袤的土地上, 绿草丰沛、森林如盖, 人和动物在其间生息、进化。也就是说, 大自然本身即是一个和谐美的统一体。要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生态审美的精华,作为今日生态美学的研究资源, 必须首先去寻找和发现古人的美学智慧所在及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动力。《易传》有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对中国过去的民族精神曾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透过儒家励志和修养的直观意义, 在古人对自然及自身最早的体认中,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宇宙、地球及人类三者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时所闪现出的睿智: 日月星辰的运动永不停息, 大地形不顺而势顺, 可以包容和养育万物。而天地间的人, 是大自然的创造物, 应效法天的强健向上,永不停止努力; 学习大地的宽厚包容, 修德育智。孔子曾说: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8] 。儒家虽然习惯于以自然山水来揭示某种道德品格的意义, 但其间也包含着自然审美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便是重和谐: 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中华民族从未把自然视为自己的征服对象和敌对力量。而是强调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文学艺术更是将自然视为自己创作和灵感的源泉,古人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的说法便是佐证。而且, 中国杰出的文学艺术家无一不是饱览名山大川并善于领略自然和谐之美的人,我们不妨略举一二来印证一下。
盛唐气象透过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创作可见一斑, 而诗人的审美情趣则带给我们许多遐想的空间。王维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深悟佛法, 其山水诗的境界可谓高妙,其间展现的自然生态图景又至美至纯。无论是《石滩》和《田园乐》中的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与傍水而居的人家, 彼此相映相衬的和谐美好, 红桃、绿柳、落花、啼莺、家童的生趣盎然; 还是《竹里馆》和《鸟鸣涧》中月照深林, 幽竹万杆, 春山空蒙, 月惊山鸟, 鸟鸣谷幽, 景色的空明澄净, 人的安闲自得、尘虑皆空。总之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相互映衬。人的志趣、性情与自然景物的格调是如此协调, 人之美与自然之美虽各具特色, 在精神气质上却贯通一致。李白的浪漫精神气质和风格,相当大程度上体现在他对自然的景仰、热爱和表现上,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对“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自然造化的叹服; 亦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人与大自然的默契和交流。其实, 杜甫、苏轼、欧阳修等等皆无例外地尊崇自然, 把人和自然看成统一体。
我们还可以中国的建筑和绘画艺术为例。中国建筑, 无论是民居还是园林艺术, 都不忘师法自然及其表现与环境的和谐: 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湘西的吊角楼……无一不是凭依自然环境而又蕴含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中国的园林艺术, 强调“造园”, 即造境。造园者要透过自已的智慧, 使小园同生烟万象、大化生机联系起来, 把自然的美浓缩其间。于是便有“片山多致”、 “才石生情” 的说法和效果。总之, 人工美来自于自然美。中国的国画尤其是山水画, 在展现大自然的生机和生态和谐之美上更为直观和动人。观宋代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你会看到巨幅画卷中山重水复,间以竹林乔木, 楼观屋宇, 山庄茅舍及骡纲行旅等人物活动。满目金黄中点缀青瓦白墙和苍松石径, 茅舍、楼观、旅人, 对比高大、连绵的山峦, 显得极为渺小, 却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观画之时,你会觉得满目秋色的壮观和遒劲, 你会觉得大自然的博大而秀美。在这里没有主宰, 没有征服, 但却有理可循, 有道可循, 一切井然。石涛是清初山水画的代表人物, 观其山水画,常会令你激动不已。自然( 尤其是山) 的磅礴气势, 自然的美不胜收充溢在尺幅之间。《雪景山水图》中云天、山色、白雪、林木以及茅屋,疏密有致, 作者丘壑存胸, 他笔下的自然亦呈现出勃勃生机。清代沈铨的《蜂猴图》则极尽自然生趣之妙, 画面中无论是郁郁葱葱的草木, 还是潺潺流动的溪水, 活泼可爱的蜂猴,都是大自然的“生之力”的再现和生态和谐的美景, 让人怦然心动。在这里,生命的多姿多彩、生意盎然中蕴涵着画家作为自然之子的欣愉和感佩。
三、走向明天: 生态审美任重而道远
生态审美作为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的统一, 既要关注人与自然的现实存在, 又要超越自然的本性,再现审美主体的文化创造品质。即首先将人类自身的存在视为生命的存在,并且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生命存在, 以自然属性作为生命的根基, 同时又不断激发和提升作为人的精神文化品性,既要在审美的历炼中不断消除本能欲望性的存在,以及由此造成的精神、心灵的负面影响; 同时又要在人与自然的共生中不断感悟自然万物的情致, 发现其他生命形式的快乐体验, 形成对自然生命的 折射性!和身居 生态系统性!的感悟和激励。
R·卡逊说: “我们必须与其他动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 ……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 它们所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 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 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 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有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 12] 将卡逊半个世纪前的话引申开来,我们面临的是与地球上所有其他生物之间的协调。生态美学的思想蔚然成潮,不能不说与当下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有关, 而生态审美又必须不囿于这种环境功利性, 实现审美的超越, 因而任重而道远。生态美学研究的向前推进, 离不开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学科的进步; 有赖于生态文学、生态艺术等诸种意识形态的转向和进步; 更有赖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当我们懂得尊重生命( 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命) , 懂得尊重自然( 出于自觉而非强迫) 的时候, 生态美学前进的步履, 将会坚实而有力得多。在上述转变中,中外文化传统当然是重要的可资借鉴的对象, 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和谐、稳固, 强调秩序, 讲求形神统一等特征, 无疑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有益的经验。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 古人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得以更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原生态的美。当今天的许多孩子已不知道什么是蓝天白云、鱼翔浅底的时候, 古人却能在自然美的怀抱中体验和发现。但是这并非说今天的审美应完全回到那个时代( 事实上也不可能) , 而是说当我们经历了人类将自己作为自然的主人和征服者,来对自然和自身进行审美的历程之后, 我们今天站在了更高的历史基点上来看待自身和大自然的美学价值: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也便是尊重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 1] 叶平. 全球环境运动的历史考察[ J] . 国外社会科学, 1999, (6) .
[ 2] 余谋昌, 王耀先. 环境伦理学[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3] [ 美] 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M] . 刘耳, 叶平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 4] [ 美] 巴里, 康芒纳. 封闭的循环: 自然、人和技术[ M] . 候文惠译.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 5] 章海荣. 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6] 叶平. 回归自然: 新世纪的生态伦理[M] .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 7] 韩德信. 当代中国美学: 走向生态美学[ J]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 6) .
[ 8] 孔子. 论语%子罕[M] .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
[ 9] 苏轼. 前赤壁赋[A] . 吴楚才, 吴凋. 古文观止[ M] . 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2.
[ 10] 彭锋. 完美的自然——当代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11] [ 美]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M] . 刘耳,吕瑞兰译.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 12] [ 美] 蕾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M] . 李玉译.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
Exploring Two aesthetic tropisms of the Eco- Aesthetics in term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Ecological aesthetic, starting from the focusing on the aesth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ims the aesthetic vision at either the reflection of nature of man’s spiritual world, or at the concern with ecological harmonious structur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of the Earth as an independent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 Earth. The two tropism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ave two different embodi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worth of researching and explor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aesthetic ecological ethics; eco- system; value
青少儿人文美育方案